我們很常聽到別人在說:「你有沒有同理心啊,怎麼可以…」,這個同理心到底是什麼?
幾年前youtube上有一個影片在說明同理和同情的不同。同情是feeling for someone而同理則是feeling with someone。也就是說,在同理的過程中,同理者和被同理者的心是連結在一起的。
「心是連結在一起的」這種說法實在是太玄了,雖然看起來可以理解,但是實際上要研究時卻很困難。所以在文獻上,通常是將同理心解構成多個能力或是多個歷程組成的複雜能力或是歷程,藉由這些能力或是歷程來達到與他人的心連結在一起的成果。
能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以及感受他人的情緒是最常被提到的兩個主要能力,常被稱為認知同理和情緒同理。過去一開始在讀文獻時一開始就看到了這些子能力,總覺得光用這些子能力就要稱為同理實在很難理解。但我想過去的研究者也花了一番心力在想著,到底怎麼樣才有辦法和他人的心連結在一起,最後只好先化約成比較可能理解以及觀察研究的子能力吧。
但「他人角度思考」以「感受情緒」還是在自己的角度出發,探討個體能否「同理」他人的感受或是心理狀態。然而同理是人與人之間心的連結,光只有個體自身的角度可能還有點不足。因此有的人認為同理應該還有「行為」的成份。
通常在醫學或是臨床的領域在討論同理心時,特別會強調行動,要讓對方能夠感受得到有被同理,如果只有治療師、醫師自己心理面產生了同理(也就是從病人的角度思考以及感受到病人的情緒),而沒有表達給病人知道的話,同理並不算完成。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人和人之間的心沒有產生連結,只有單方面的認為自己已經做到了同理,並不是真同理。而前面所謂的認知同理以及情緒同理其實也不是同理。或者應該說,能夠以他人角度思考以及感受他人情緒,應該是同理心的必要條件而非充份條件。在同理心展現的狀況下,同理者必然是站在被同理者的角度以及感受著他的情緒的;但就算某人具備著觀點取替(能在他人角度思考)的能力以及能覺察他人情緒的能力也不必然能夠同理他人,還得要能夠和被同理者能夠透過溝通行為取得連結才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