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天看到的那篇Brown等人(2010)的文章後,今天看到一篇非常類似的文章。Serrada-Tejeda等人(2022)在西班牙的大學中等於是重覆了這個研究,他們廣發量表([[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以及[[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ventory]],這兩個都是常見的自評同理心量表),同樣以橫斷性研究的方式來檢驗大學四年的OT訓練是否會影響OT學生們的自評同理程度。
不過這次Serrada-Tejeda等人有221名有效樣本,比起Brown他們只有92位真得是好太多了。而且四個年級的學生都有(一到四年級分別有71、54、46、50人)。不過大部份仍然是女性(88.2%)。
Serrada-Tejeda他們的結果和Brown一樣,四個年級的學生的自評同理心並沒有差異,而且得分和過去文獻中回報的比起來,這個大學的OT學生的自評同理程度算是高的。
而與Brown等人的研究不同的是,這次Serrada-Tejeda他們有發現性別的差異,女性自評同理程度比較高。但這並不是新聞,許多其他的研究其實都有發現女性的同理心分數通常比男性高。Brown等人的研究沒有得到這個結果應該是人太少吧。
這篇研究的分析結果比起Brown他們寫得再多了一點點,至少有附上表格,可以比較清楚的看到四個年級的得分。
心得與發想
連續看到兩篇OT學生的學校訓練年資與自評同理程度無關的文章,會有這種結果其實有三種可能。第一個可能是這些訓練無助於同理心的增長;而第二種可能是學校訓練有用,但使用的測量工具測量不到學校訓練所增進的同理心;而第三種就是訓練無助同理心,而測量工具也測不到同理心。
第一種可能其實挺有可能的,畢竟主要的學校訓練和治療相關的專業知識比較有關係,同理心相關技巧不一定有在課程之中,文獻當中也沒有詳細說明。
第二種可能則是工具的問題,雖然說兩篇研究都是用目前常見的同理心自評量表,但其實仔細看題目,實在是會有點問號,像是JSE當中有一題:
I believe that emotion has no place in the treatment of medical illness
這個像是在測量醫事人員本身的信念,而不是能力。或是像另一題,同樣對於是否能測量到同理心打一個問號:
I have a good sense of humor that I think contributes to a better clinical outcome
因此,如果有更適合的工具可以使用的話,也許可以試著在台灣也來做一個調查試試看。而且這個調查若同時可以比較醫學院的其他科系,同時看看不同的醫學院內科系訓練對於學生們的同理心是否有所幫助,會是很有趣的議題。因為目前國外就已經有用JSE在不同科系進行過研究,有的有發現會隨著訓練年資同理心上升,而有的發現隨著訓練年資同理心下降。也許不同科系的訓練真的有所不同。例如工作上面和病人接觸時間較短的醫技系、藥學系的訓練,也許真的就和其他跟病人接觸時間較長的科系如護理系、醫學系,所強調同理心的程度不一樣,訓練也就不一樣。
文獻
Brown, T., Williams, B., Boyle, M., Molloy, A., McKenna, L., Molloy, L., & Lewis, B. (2010). Levels of empathy in undergraduate occupational therapy students. 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national, 17(3), 135–141. https://doi.org/10.1002/oti.297
Serrada-Tejeda, S., Martínez-Piedrola, R. M., Huertas-Hoyas, E., Máximo-Bocanegra, N., Trugeda-Pedrajo, N., Rodríguez-Pérez, M. P., Sánchez-Herrera Baeza, P., & Pérez-de-Heredia-Torres, M. (2022). Empathy in occupational therapy stud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at a Spanish university. BMJ Open, 12(4), e058821. https://doi.org/10.1136/bmjopen-2021-058821
留言
張貼留言